7月2日,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生态建设论坛”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了数据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自2023年5月发布《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6月开展登记工作以来,截至2025年6月,已接收136个申请人的501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355项经公示无异议后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科技服务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数据集应用涉及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消费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集中凸显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登记、运用、保护、公共服务工作成效。
近年来,北京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要求,全面完成规则制定、登记实践、保护案例、交易使用、数据资产入表等数据知识产权全链条试点工作任务,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试点工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认定为优秀,2024年北京市全链条打造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北京样板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此次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推动一批创新程度高、社会经济效益好、复制推广意义强的数据知识产权完成登记,助力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产业数字化护航。
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可以查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