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5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会暨京津冀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推进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彭文、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孟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鑫主持会议。
会上,孟波介绍了上半年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全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重点。他提出,在总结固化行之有效经验基础上,加快构建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形成一系列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一是促进同向发力,高质量推进存量专利盘活;二是聚焦优势群体,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加强创新引领,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四是优化转化运用机制,增强政策导向效能;五是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构建转化运用发展生态。
彭文指出,北京在落实专项行动中,充分汇集科技资源,主动加强工作协同和资源共享,专利质量提升和转化运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他强调,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收官之际,北京要全面对照专项行动目标,在盘点专利的基础上做好专利盘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固化经验,形成专利转化长效机制,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及时总结推广专利转化运用的优秀做法和典型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会上发布了北京市首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
根据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需求,三地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京津冀医疗卫生机构知识产权运用联盟”。联盟将在三地知识产权、卫生健康及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整合京津冀医疗卫生领域相关创新和知识产权资源,以高水平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提升京津冀医疗卫生领域创新和知识产权运用效能,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释放知识产权数据要素价值,发挥“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信息领域中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国移动设计院、中科院计算所签署合作协议,依托人工智能工具“鲁班石”和“墨衍系统”,融合知识产权数据资源,提高国家平台知识产权服务数智化水平。
会议还为我市第二批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知识产权赋能中心授牌,进一步健全全市、区、乡镇(街道)多层次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体系,推动转化运用服务向基层和创新主体下沉,打通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最后一公里。
会议发布了涵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的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成果和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蓝皮书。海淀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丰台区太平桥街道知识产权赋能中心、中国电科院、融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将与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区紧密协作,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确保专项行动实施取得预期成效,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知识产权保障和支撑。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天津市知识产权局、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全市各有关区知识产权局负责同志,以及在京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各运营平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赋能中心、企事业等单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