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北京日报: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227件,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同比增长七成多

  4月23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据介绍,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227件,审结67075件,依法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新类型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出现多个首例判决,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同比增长76.9%,为支持全面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发布会现场。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在全国首例涉及确认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效力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北京法院首次阐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对权益主体和来源合法性的初步证据效力,为我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撑,对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涉“巴曲酶注射液”全国首例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行政纠纷案中,北京法院首次对涉案反垄断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及附加限制性条件方案的评估方法等问题作出明确认定,为经营者集中申报人、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引,对同类型案件审理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围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北京法院共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专利案件3514件,专利一审案件审判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2024年,北京法院共有46件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76.9%,判赔数额最高达7056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在涉“泡泡玛特”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中,泡泡玛特公司依法享有“Labubu”等四个美术作品形象的著作权,但该美术作品形象却被被告公司用于服饰、箱包进行销售,基于被告已被行政处罚且被起诉后仍持续侵权的主观恶意,法院最终作出500万元的高额赔偿判决。

  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方面,北京法院不断加大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力度,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联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5900余件,推动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审收案月均下降12.5%;为促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构建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协同衔接机制,及时将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侵权违法线索向相关部门移送查处。

  在京津冀知识产权司法协作方面,北京法院前往河北省平乡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异地审判,牵头组织三地法官同堂培训、跨域法官会议,实现技术调查官等专业审判辅助资源共享,推动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