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法治日报全媒体:北京检方多举措打击治理涉京津冀知识产权犯罪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依托在全市检察机关组建的14个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北京检方发挥在京津冀检察联动协作中的龙头作用,不断强化京津冀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受理涉京津冀跨区域知识产权刑事案件93件208人,案件呈现跨区域、链条化、网络化等特点。

  据了解,2021年9月,京津冀三地检察机关会签《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网络综合治理 维护金融安全跨区域协作的工作意见》,要求涉京津冀线索“必审、必报、必查”,在办理案件中必须审查上下游线索情况、在报告中写明并将线索双报送至省级院案件管理部门和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接收院必须认真核查线索并反馈情况。此后,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跨区域假冒注册商标、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完善京津冀案件线索移送、管辖协商、信息互查、协助告知等联动机制。

  同时,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北京市检察机关建立销假销劣类投诉涉刑线索未移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充分挖掘相关违法犯罪线索,积极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等联动对接,依法惩治跨区域违法犯罪。

  在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依托上述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海淀检方提炼网络售假犯罪行为所映射出的网络售假“人货分离”“代发货”等特征,通过对数据集信息的研判分析,锁定位于河北省的制假窝点和位于浙江省的售假窝点,实现对直播售假、仓储物流、加工生产、商标标识印刷的全链条打击。

  此外,北京市检察机关建立了涉京津冀知识产权刑事检察案件数据库,引导侦查机关重点关注物流信息、工商注册信息等关联信息,向天津、河北检察机关移送首批线索6件,斩断制假售假的黑产链条。

  据了解,为共同提升检察履职专业能力,三地检察机关充分利用专家、技术、宣传资源和平台,联合开展“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履职”“京津冀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检察实务课堂”等系列同堂培训。北京检察机关多次派员授课,促进检察人员相互学习借鉴,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来源:法治日报全媒体)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