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李勇
“热爱知识产权事业。”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李勇将“热爱”两字写入个人材料时,他接触专利、商标工作才刚刚2年。作为一个知识产权“新兵”,为何热爱,如何热爱?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了李勇。
“这就是我们石景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专区,是北京市各区里的头一家。”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企业开办大厅的知识产权服务专区,记者见到了李勇。
在这30多平方米专属空间里,商标服务、专利服务、“惠微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三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小厅正中设置的两台公共查询电脑内置中国商标数据库和国内外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平台,来办业务的企业可免费进行4500万条中国商标数据快速查重和120个国家1.5亿件专利文献情报检索。
“我们用心为石景山企业打造了一个‘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专区,提供40余项知识产权服务,企业的大多数问题不出专区就能得到解决。”在这里,李勇带领工作人员服务石景山区包含9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5.1万个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需求。
建起这样一个服务专区并不容易。从功能规划、业务对接、培训人员,再到与信息服务商谈判,一项项工作都“死磕”下来。2021年4月,专区正式对外办公,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李勇觉得,他的“热爱”很值。
2019年7月,李勇正式从质监岗位调到知识产权部门。采访当日,恰逢李勇任职知识产权科科长3周年。李勇坦言,以前仅从事过地理标志工作的他,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一头雾水。科里同事几乎都是专利工作的“小学生”,带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精神,李勇率领全科人员开始深入学习知识产权知识。
经过刻苦钻研、走访大量企业和服务机构,李勇对知识产权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近年来,全社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愈加浓厚,李勇的使命感倍增,他说:“感觉到任务很重,压力很大,但动力更足了。”
练就知识产权“真本领”和“硬功夫”,在关键时刻就有底气冲锋在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李勇所在科室承担了石景山区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牵头和联络的重要职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办理了全国首个提起公诉的侵犯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会徽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李勇介绍,当时,石景山区一位消费者向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举报买到假冒“冰墩墩”,线索很快转到作为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石景山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李勇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与区文化和旅游局、检察院和公安部门组建联合办案组。今年1月,冬奥会开幕前,区法院最终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对3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有力震慑了侵权假冒行为。正式“入行”3年,从“新手”蜕变为“老手”的李勇对未来工作已经有了清晰的谋划:“在石景山区加快推进‘三区建设’过程中,需要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我们也将更积极地发挥好知识产权的作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柳)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