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栏 > 专题详情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召开2021年工作总结会

  3

  日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简称“公共服务中心”)召开2021年工作总结会,公共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和实践锻炼干部参加会议。会上,公共服务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工作人员、实践锻炼干部分别对部门及个人工作进行了总结。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公共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点评了2021年的工作情况,并提出2022年的工作思路和要求。

  2021年,公共服务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局重点工作任务,在市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圆满完成局折子工程2项、局重点工作3项,其中多层级、综合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多项工作成效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文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21年,公共服务中心被纳入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骨干节点单位。组织全局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在“两区”新建21家工作站,截至年底,全市区中心、工作站总数过百家,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市域全覆盖。针对数字经济、冰雪体育、观光农业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服务;对接朝阳金盏国际商务服务合作区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需求,出版《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完成全市知识产权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支撑部门决策。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落实接诉即办

  起草市知识产权局《2021年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清单》,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外咨询部门,建立接诉即办央地协作机制。针对热线和值班电话难点问题,撰写实务解读文章,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未诉先办”。

  三、丰富服务资源,完善海外维权服务体系

  加强“央地协同、区域协作、市区联动”的海外维权工作模式,公共服务中心与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签署《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合作备忘录》;与朝阳、海淀、亦庄等市“两区”建设重点区开展海外维权合作,共享市区两级资源。加强新业态、新领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数字经济、中医药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形成海外维权互助基金初步设立方案。完善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举办海外纠纷应对及风险防范培训,提升创新主体国际化能力。

  2022年,公共服务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纲要(2021-2035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围绕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两区”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谋篇布局,不断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效能,以优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新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建设政府引导、多元参与、互联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围绕全市重点任务、重点区域优化工作站布局。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研究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点的服务模式。

  二、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

  完善我局接诉即办工作制度,推进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央地协作机制,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接诉即办工作新模式。开展全口径数据分析,支撑“未诉先办”。

  三、加强海外维权援助力度

  完善海外纠纷重大事件快速响应机制。以“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成员国等为重点,高质量建设海外信息库。开展境外投资、跨国研发、人才引进专项服务。加快研究设立海外维权互助基金。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