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栏 > 专题详情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版权纠纷快速调解--诉非云联机制

  首都版权协会

  一、服务内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版权保护工作也随之面临着侵权形式多样化、侵权成本低的巨大挑战。如何在激励创新与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之间作出平衡,推动建设良好的版权建设,是一直以来司法机关、行政主管机关共同面临的难题。诉讼案件量的激增使得我市司法系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而这些在诉案件也仅仅是版权维权案件的冰山一角,权利人手中仍旧有大量的案件未诉、待诉。据现有数据分析,待诉案件与在诉案件的比例高达10:1。2020年3月,首都版权协会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搭建了北京版权线上调解平台,并于2020年8月依托该平台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合作共建了“诉非云联机制”。该机制是全国首个行政与司法联合打造的工作机制,实现诉讼与非诉线上、线下的衔接联动。“诉非云联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调解平台“云对接”机制、建立非诉调解“云指导”机制、建立促进履行“云化解”机制。针对近年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同质化诉讼”现象严重的情况,“诉非云联机制”可以实现与司法机关的共同协作,对诉讼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将法律关系简单、侵权事实明确的同一原告、同一被告的批量型维权案件转入非诉阶段处理,通过参考法院的现有判决,对批量案件进行调解。在调解员调解过程中,法官可以通过管理员账号线上参与指导调解,确保调解的公正性。该机制在缓解了司法系统的诉讼压力同时,也让大量版权纠纷真正化解于诉前。

  2023年9月,在市委宣传部、市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首都版权协会以北京版权调解平台为依托,联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等单位发布朝知云调解平台,该平台上线后将进一步拓宽诉非云联机制的应用场景,探索互联网时代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二、服务成效

  截止2022年12月31日,首都版权协会通过诉非云联机制线上调解平台共受理案件达18345件,经调解共有9725件案件调解成功,调解成功率64.7%。在机制运行过程中,人民调解员与法院法官共同协作,化解纠纷,实现了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司法系统的诉讼压力,为版权纠纷化解于诉前提供了范例。

  三、案例点评

  建立“诉非云联机制”的目的,即针对目前版权维权过程中“同质化诉讼”现象严重的情况,实现非诉调解与司法机关的共同协作,对诉讼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将法律关系简单、侵权事实明确的同一原告、同一被告的批量型维权案件转入非诉阶段处理,通过参考法院的现有判决,对批量案件进行调解。作为全国首个行政与司法联合打造的诉讼与非诉调解线上线下衔接联动的工作机制,“诉非云联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体现了行政与司法的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其中“法官线上参与指导调解”、“和解协议优先在线司法确认”、“电子平台诉讼风险智能评估”,以及“非诉调解平台与人民调解平台数据对接、共享”等突破性创新机制,在确保调解公正性的前提下,有效解决近年来版权领域“同质化诉讼”现象严重的情况,推动实现诉讼案件繁简分流,让大量纠纷真正化解于诉前。目前,线上调解平台及该机制,已成为北京市开展版权领域行业治理的重要抓手,为开展版权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