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两区”建设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东起在参与节目时表示,北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模式、服务不断创新,推动“两区”建设。
“两区”建设是北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为新阶段北京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知识产权工作是“两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杨东起介绍称,“两区”建设是北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为新阶段北京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知识产权工作是“两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按照市领导的工作部署,“两区”办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等22个部门组成的“两区”建设知识产权工作专班。专班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两区”建设需要,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为目标,围绕知识产权申请、质押、保护、争议解决等各环节,研究形成一揽子开放改革方案,推动实现知识产权申请更便利、审查更高效、运用更深化、保护更有力、服务更优质。专班成立以来,定期召开会议、座谈研讨,专班综合组、课题研究组、政策协调组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两区”知识产权专项工作落实。
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两区”建设工作,印发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两区”工作推进措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两区”方案251项任务清单中,市知识产权局负责16项任务、13项牵头工作、3项配合工作。牵头任务中已落地6项,配合工作已全部完成。
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试点,首创知识产权保险的“北京模式”如何为企业服务?杨东起说,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北京银保监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自2020年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保费支持。支持对象主要为本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外资隐形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企业首次申报将按照保费标准给予100%补贴。2020年,全市共有142家企业参与试点,投保1660件专利,并获得市知识产权局1900万元保费支持,总保额达到16.59亿元。
杨东起介绍道,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对构建我市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形成有力推动,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初步形成知识产权保险的“北京模式”。
据了解,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部分改革试点经验作为最佳实践案例,已经由商务部等部门向全国推广,为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示范。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三个案例入选了最佳案例。杨东起介绍,北京市持续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其中“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和“专利质押融资”两个案例入选了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由商务部等11个部门向全国推广。北京重点十大高精尖产业,授权审查周期平均约为6.5个月,远远低于我国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
2020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北京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有关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这对于北京的“两区”建设意味着什么?杨东起说,借助“两区”建设的机遇,北京正努力探索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深化产业领域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
2020年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同意在北京、江苏部分地区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有关试点工作的函》(国知办函运字〔2020〕1154号),同意在北京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工作。试点内容包括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期限为三年等。北京专门发布了《关于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京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政策推介函》和《关于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的政策推介函》,希望符合条件的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和外籍专利代理师积极报名。
调解是低成本、灵活高效、简便快捷、保密性强的纠纷处理途径。2011年起,市知识产权局在市司法局、市高院的支持下,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自律机制作用,形成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北京模式”。2020年,我局结合服务“两区”的工作新要求,指导设立了全国首个直接服务技术交易的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我局指导的调解组织达到15家,覆盖十大高精尖产业,累计受理纠纷2.16万件,调解结案1.12万件,调解成功率为61.84%;在园区建立了第一批7个调解工作室,其中在中关村软件园等“两区”内重点园区设立的3个,力求把纠纷矛盾化解在源头。
2021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围绕“两区”建设还将推出哪些新举措?杨东起表示,2021年将推出系列新举措,力争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国际化服务流程等领域取得突破。具体包括: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工作,突出北京特色,先行先试、全力推进专利侵权纠纷的行政裁决示范区建设,提升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质量,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的落地。
二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制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处置机制,推进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险的试点工作。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开放,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以及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
四是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流程,围绕知识产权关键要素规范流程,优化服务事项和流程设置,加快形成标准规范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流程。
(来源:北京时间、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