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时有发生,高额的法律费用成为企业积极维权的制约因素之一。北京市率先推出的知识法律费用保险,为我国企业扬帆出海送上一颗“定心丸”。
近日,2023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如你所视)、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怡和嘉业)等7家2022年北京市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企业获得授牌。
提振企业出海信心
为了鼓励企业面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时积极应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自2022年起在国内首创试点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由其直属事业单位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我们采用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保障和服务,政府进行保费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当地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保险的保障范围是企业在海外销售的所有产品,主要保险责任是在投保企业因海外销售产品遭受专利或商标侵权诉讼时,为企业在承保销售区内支出的诉讼费用以及必要的法律费用提供保险保障,每家企业年度最高保障额度600万元。同时,该保险为投保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海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咨询、海外专利布局、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评估等专业增值服务。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谷子丰表示,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项目,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海外维权的成本,提升了其海外维权的积极性。同时,该项目丰富了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应对手段,提升企业应对纠纷的解决能力,提振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的信心,从而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助推优质的国际营商体系形成。
降低海外维权成本
“一直以来,我们注重在VR、三维重建等领域研发,所推出的手机云台等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及地区。”如你所视知识产权负责人李园澍介绍,他们在产品的结构、外观、功能等层面上均进行了海外专利布局,当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时,公司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申报。一年来,该公司并未遭遇知识产权诉讼,其提出的专利自由实施分析需求已纳入增值服务。
曾经在海外有过诉讼经历的怡和嘉业对此次试点尤为关注。“我们研发的无创呼吸机等产品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然而,在产品出口的过程中,我们曾于2013年至2016年在国外被竞争对手提起了3次调查,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几百万美元的律师费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怡和嘉业专利经理徐双表示,通过参与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项目,公司认识到不仅要积极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布局,还要寻求有效的防范与救济途径,尽可能地减少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损失。
北京市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试点企业为北京市海外出口业务较多的企业群体,涵盖VR、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该试点项目按照每家企业一次投保不超过保费80%的比例,且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标准给予保费补贴。2022年共支持7家企业投保,提供保费补贴400万元,保险保障金额4200万元。截至目前,投保企业已通过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获得理赔金额82万余元。
今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力争让更多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红利,发挥保险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加及时、有效、优质的保险保障和增值服务。同时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加强企业需求调研,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情况进一步优化政策,力求构建更高水平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海外保险服务体系,推动试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增强对外应诉能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宇枢表示,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要实现更好发展,需要提高保险理赔的杠杆率及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知晓并加入这个行列,更好地分担企业知识产权诉讼的费用;还需要鼓励相关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以集体的形式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增加企业对外应诉的能力。
事实上,早在2011年,我国就开始探索推进专利保险相关工作。2012年起,通过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先行先试与实践探索的方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44个地区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当年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地区的专利保险金额达到3.1亿元,项目数为1702项。只不过,这些保险仅在国内进行。
《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已有超过22个省、99个地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累计为超过2.7万家企业的4.4万余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了逾1100亿元风险保障。截至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险已经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以及商业秘密等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类型,也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各个环节。
经过不断探索,我国知识产权保险蓬勃开展。广州开发区推动设立中国人保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嘉兴市设立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中心、宁波市设立商标专用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我国各地正在为企业布局海外知识产权、应对“出海”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http://epaper.iprchn.com/zscqb/html/2023-06/07/content_27590_7788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