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工作一览 基本信息 典型案例 调解名录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专业做服务,真诚化纠纷

编者按:2018年12月,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在北京市司法局的支持下,举办了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故事会活动。以下是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电源协会调委会”)在故事会活动中讲述的调解案例。

一、纠纷情况及调解过程

老李是北京电源行业某会员公司的负责人,也是电池研制的技术专家。老李发起成立了B公司,他和他的合伙人赵某各持有50%的股权。2014年9月,老李和赵某与K公司和Z公司达成协议,将各自持有的B公司股权分别转让给K公司和Z公司,并且约定老李将持有的十项发明专利权转让给B公司,K公司应向老李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格中反映了专利权的价值。各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B公司召开股东会、董事会,也确认了该转让协议。签完协议后,老李把专利权转给了B公司,但K公司迟迟不向老李支付转让B公司股权的对价,老李见状心中不安,又将十项发明专利转回到自己名下。

2015年3月,江苏R公司从Z公司收购了其持有的B公司50%的股权,又从K公司处收购了其持有的25%股权。三方签署的股权收购协议中签字确认了专利权的归属情况,但R公司也没向老李付钱。

2015年三季度,R公司因融资的需要,向老李提出仍按先前转让股份过程中未支付价款购买其专利,要求老李先转让专利至B公司后再付款,老李没有接受。随后R公司以B公司股东的名义提起了诉讼,要求法院确认老李将B公司名下十项发明专利转让至自己名下的行为无效,并要求将十项发明专利权利返还到原告名下。

2016年11月9日,案件一审期间,老李气愤不已地走进了电源协会调委会的办公室,请调委会帮助调解、维护权利。

调委会的小张热情的接待了老李,和调委会主任孙京伟一起与老李沟通了解案情。临走时,老李满怀希望的将《同意委托调解确认函》和证明资料交给孙京伟主任,激动的说,“希望我为这些发明花费的十几年精力,不要付之东流啊”。

这是电源协会调委会受理的第一个专利纠纷,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大家心里都没有底。面对老李离去的背影,调解员们都感到了隐隐的压力。

为此,孙京伟主任和副主任刘维、行业专家王其英、委员张凤婷、侯立新组成专项调解小组,就本案进行了大量前期调查和调解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与主审法官沟通、公司现状调查、调查证券公司刘某证言、调查走访B公司职工等。

在调解准备工作中,获得主审法官的支持是所有案件能够成功调解的关键。而本案离开庭只有不到1个月,孙主任专程找到了主审法官,说明来由,并且将调查了解到的案件情况进行了说明,希望主审法官能够支持调解工作,将案件转入人民调解程序,由电源协会调委会进行调解,法官明确表示将予以支持,让专项调解小组成员备受鼓舞。

当事人方面,B公司与作为发明人的老李,有着再次合作的可能,经专项调解小组成员多次做工作,B公司也同意由调委会进行调解。至此,调解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但这股“东风”却迟迟吹不起来。在历次股权转让中,K、Z、R三个公司均未支付有关的费用,这让老李在调解过程中对R公司充满了不信任感。并且多次调解后,双方分歧依旧很大。R公司认为老李转让十项发明专利权至自己名下没有经过B公司股东会决议,因而转让行为是无效的,要求老李将名下专利权重新转让给B公司;而老李则认为,股权价值主要在专利权,R公司没有给付对价,不能转让。历时数天的调解,调解员在调解室中一边与老李沟通,一边和江苏的R公司电话联系,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虽然调解小组成员一直没有放弃,但日子还是飞快地过去了。2016年11月15日,是法院一审开庭的日子,调委会派专项调解小组成员旁听了庭审,法官宣布案件停止调解,案件进入审判程序,调解工作不得不告一段落。

调解未果,也应当继续履行职责。调委会按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委托调解工作指南》的有关规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出具了《关于老李与B公司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的调解说明》。

目前案件已经二审结束,法院判决老李将B公司名下发明专利转让至自己名下的行为无效,老李不服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已裁定提审同时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二、工作感悟

本案属于法院立案后,当事人主动提出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典型案例。在这个案件中,调委会成员深深体会到,调解工作必须要同时具备当事人的信任、法官的支持与指导以及法院对人民调解组织提出意见或建议的采信或认可,种种因素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发挥出调解的作用,才能引导企业、社会公众选择调解程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及多元化调解的积极作用,真正减少诉讼案件压力。

作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面对电源和新能源行业这些年涉及到的不正当竞争、专利侵权等知识产权纠纷,如何化解行业内企业及会员单位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因素,减少知识产权纠纷、避免企业损失,已经成为电源协会调委会的首要任务。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储能电源、工业电源系统、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电池、电控、电机集成行业管理组织,不断加强电源协会调委会的工作,先后开展了京津冀及全国重点地区的电源与新能源行业的知识产权维权、调解、正版软件推广等“三位一体”的行业性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了搭建行业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平台建设“一站式”工作模式。在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关怀下,在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指导下,电源协会调委会在“中国电源产业网”行业官网下建立“电源知产网”专项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调解案件来源、沟通渠道、宣传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实现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一站式”服务目标,努力打造成新能源与电源产业主要的、具有影响力和权威的基础创新性行业专业调解组织信息、宣传、工作平台。

电源协会调委会将不断加大调解宣传力度,努力加强“一站式”网络平台的服务功能模块,化解行业内的知识产权纠纷,实现情与法的融合,一如既往的做好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