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工作一览 基本信息 典型案例 调解名录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为民族企业家排忧解难

编者按:2018年12月,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在北京市司法局的支持下,举办了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故事会活动。以下是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保护协会调委会)在故事会活动中讲述的调解案例。

一、纠纷情况及调解过程

2018年8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向保护协会调委会委派了一起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是大连某信息咨询公司,被告为某上市公司。2018年7月,原告与被告签订了《软件开发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开发软件系统。原告按合同约定时间,完成了软件系统交付,履行了合同约定义务。被告接受了软件整体系统和源代码,但认为原告所给的源代码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应用。经原告多次催告,被告仍拒绝履行付款义务。双方当事人就该合同发生分歧。

接到调解任务的调解员原本认为,调解员的工作是让企业在陷入困难、一筹莫展时,有个温暖的后盾,这样的工作应该可以得到企业的充分理解和信任。但第一次与原告法定代表人联系时,调解员自我介绍还没说完,原告法定代表人马上情绪激动,认为调解员是“拿了被告的好处费”,来“算计”原告的。虽然被误解,调解员还是态度平和地解释:“调解员是本着公正、公平与公益的心态了解情况,不会拿任何一方的好处,希望您不要误会。”听到调解员的回话后,原告法定代表人态度缓和下来,并说明了案件情况,在通话快结束时还向调解员道了谢。

在问清双方情况后该如何进行调解?保护协会调委会隋欣主任告诉新任调解员:“要和双方分析如果他们胜诉了结果是怎样,如果败诉了他们会面临什么情况。他们之间或许有什么误会,多和他们做做工作,争取让他们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

调解员又分别与原告和被告进行沟通。被告代表人态度非常热情,主动邀请调解组去被告的公司进行调解。但是调解小组认为这样会使原告有抵触情绪。调解员向隋欣主任汇报情况后,隋主任认为去被告公司进行调解确实有欠妥当,可以让原告和被告来协会的调解室或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调解室进行现场调解,保护协会调委会的调解员每周都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义务进行专业咨询。调解员协调好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场地后再次与原告联系时,原告法定代表人很不耐烦,说“你就是给我要钱的,我告诉你让他赔我多少钱,你去帮我要去就好了,我会让下面的人去参加调解的”。调解员感觉很委屈,隋主任开导说,“有些当事人态度是恶劣了些,但是他们也是着急想要到钱,周转资金,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你多体谅体谅他们。我们进行调解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隋主任告诉调解员,很多调解员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心里也有过苦闷,但是调解员的基本素养就是心态平和、百折不挠。

调解当天,隋主任安排一名金牌调解员与新任调解员搭档。调解小组首先非常有经验的安抚了原告和被告代理人波动的情绪,然后现场询问了双方对调解金额的意向,又从公司法、财务退税、企业进入诉讼的后果和不良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推动双方协商。调解员专业的态度和魅力成为制胜法宝,最终该案调解成功。原告和被告代理人在《调解员评价反馈表》中写道:“感谢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的辛苦努力,使得案件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避免了我们走最终的诉讼环节,为我们企业做好研发工作腾出了时间。”

二、工作感悟

在整个调解的过程中,保护协会调委会给予调解员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调解员在实践中学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提高调解成功率,让调解员更加明白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重要性。

调解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成功的。政策制定者、调解机制和调解流程的设定者奠定基础,法院的支持和配合,协会专家传授调解思路分享成功经验,媒体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报道让人们了解调解的功效……正是有方方面面的协作、支持与配合,才极大地促进了调解工作进程!

作为一个多元性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的专业性与复合性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每一个案件的调解过程中,更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协会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传递产业发展状况、业内资讯与未来发展趋势,定期聘请知名专家为协会会员单位举办培训,与调解员进行座谈等,让更多的企业掌握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规避风险的方法,以知识产权为民族企业保驾护航,让民族企业家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投入到创新兴国、科技兴国中!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