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发布

2022年04月02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以下简称《清单》)。在总结前期公共服务实践经验基础上,《清单》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信息服务5个方面全面梳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公共服务职能,确定了38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明确了事项类别、事项名称、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和同标准办理,有力提升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了首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自2007年起积极探索和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已建立市区共建、多元参与、直达基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地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1+17+N组织管理模式。成立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市区共建公共服务区中心17家、工作站83家,同时拥有商标受理窗口13家,商标品牌指导站17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骨干节点2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5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1家,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35家,公共服务机构多层级、综合化特点更加明显。近5年,我市公共服务机制日渐完善,服务产品日渐丰富。首都保护知识产权志愿专家队伍人数达到1300余人,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三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范围已覆盖知识产权全领域、全链条,共定点服务企业2.3万余家次,解答咨询4.8万余件,开展专题培训、宣传活动3900余场,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智能高效服务供给,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栏,不断丰富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内容,建设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高精尖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加强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支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支撑首都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3月31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下一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对标《条例》提出的最新工作要求,继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清单》的落实。同时将根据公共服务事项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情况,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为打造首都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电脑版|移动版

版权所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