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8日宣传教育处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首次出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并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明确到2025年达到12件的预期目标。
“对比‘十三五’规划,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调整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看似简单地增加了“高价值”三个字,但体现的是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引导,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的要求。”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反映了国家对专利质量和专利绩效的重视,是政策引导的战略升级,这就要求创新者必须以创新为基础、以价值实现为目标提交专利申请,使创新更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将以下5种情况的有效发明专利纳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统计范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利于引导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更加注重专利质量和效益,聚焦核心关键技术领域,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进一步加强海外专利布局,从而提升经济竞争力。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统计监测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度量我国的创新能力和产出绩效,更加准确评价我国在全球创新竞争格局中的位置和水平。截至2020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3件,较2015年末提高3.9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20%,表明我国创新能力处于快速提升的发展阶段。
这一过程中,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高价值专利相关研究探索,上海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被列入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专利创造质量是知识产权强国和强市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日益成为各类创新和市场主体的共识。高价值发明专利体现了更高的创新‘含金量’,能更科学反映区域创新策源功能。”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表示,未来,上海将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制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重点加大对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
同时,进一步改进完善有关考核指标体系,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力争以更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价值专利的价值同样在创新主体的实践中得以呈现。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的专利“一种轴向喂入式稻麦脱粒分离一体化装置”在有针对性地解决超级稻收获时脱粒、分离、喂入、抛洒四大难题,技术在多家企业实施应用后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使我国摆脱了在该领域低端产品过剩、收获效率不高的困境。该专利研发团队负责人、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教授李耀明对高价值发明专利深有感触:“专利价值的实现一定要结合实际、接地气。”他认为,一件高价值发明专利的产生在研发确定时就应是问题导向,经过构思设计,在提交专利申请前一定要充分验证新技术是否能够解决该问题。同时,对于新技术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这样专利才能转变成产品,发挥市场价值。
“高价值发明专利是体现和保护企业高水平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应强化对发明创造的保护力度、发明专利资产管理及专利运营能力。”北京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高琛颢深谙高价值发明专利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该公司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发明专利占比达到89%,其中很多还进行了广泛的海外同族布局。他表示,期待在该指标的引导下,未来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形成企业创新的热潮。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130项专利奖金奖项目,累计创造新增销售额1.06万亿元;2019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1.4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其中90%左右的行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正牵头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将从有效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推动高价值专利更高水平保护、有力促进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等方面进行部署,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只有市场需要的发明专利,才是有价值的发明专利。应以市场价值为主导政策激励为引导,促进市场主体回归专利制度的本源和初心,确保以高质量创新为基础、以高标准保护为保障的高价值专利持续产出。”许春明表示。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本报记者 吴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