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中国智造求解速度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新命题

2021年01月18日宣传教育处

编者按

新技术密集爆发、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知识产权大量交叉汇聚在产业链各端……在这个速度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命题。与过去相比,新技术、新业态不断融合,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庞大的网络上,集聚了大量知识产权密集型机构、企业和产品,错综复杂的知识产权使保护成为难题。承接1月4日《经济参考报·高端智造》关于中国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报道,本期将聚焦高技术产业如何防御知识产权风险,北斗和海尔的先进经验可以作为参考。

北斗:布局核心技术“专利池”

□记者 呼涛 李国利 北京报道

2020年,北斗系统全面迈向全球服务新时代,带来了全球卫星导航的新格局,也与传统产业、新兴业态深度交叉。在全球化时代,智慧与科技的分享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路径与手段,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需要掌握自主核心关键技术、知识产权这两大市场生存“法宝”。

业界权威人士表示,北斗相关企业尤其是走向全球服务的企业要布局核心技术的“专利池”,及时跟踪且综合掌握国内国际上下游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风险,及时做出知识产权预警;相关部门则应引导企业进行核心技术高质量专利的国际布局,支持北斗产业和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集智攻关 形成完整产业链

2020年是世界卫星导航历史上特殊的一年——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中国完全依靠自主建设北斗系统,建成之后向世界开放。

“中国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全球共享北斗发展成果,与各卫星导航系统之间保持协调、兼容与合作,分享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

北斗系统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与经济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工程,是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星座”之一。

“北斗是中国航天大国能力的彰显,担当着大国重器的历史使命,也引领着全球卫星导航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

目前,北斗可以提供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等七种服务,包括面向全球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四种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最新发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北斗完整产业链。10年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4000亿元。

其中,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出货量已超亿级规模。北斗卫星导航基础产品已输出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斗基础产品包括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是北斗系统应用的基础。通过卫星导航专项的集智攻关,中国实现了卫星导航基础产品的自主可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北斗的强大产业融合能力通过“北斗+产业”的形式在国计民生重要领域得以彰显,融合效益凸显。北斗基础产品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嵌入式、融合性应用日趋加强。

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斗相关产品目前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上亿用户提供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产业化应用的庞大网络上集中着大量知识产权密集型机构、企业和产品。在北斗全球服务的新时代,知识产权的基础储备以及在市场中的灵活有效应用都决定着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国际形象和市场表现。

融合发展 迈向自主新时代

“北斗系统凭借理念与技术上的包容性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元的选择,也具备与其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融合发展的能力。司南导航的产品在海外市场获得欢迎,关键在于我们的核心技术融合应用了四大导航系统,具备了为客户提供更高精度服务的能力。”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泉说。

在2020年11月末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王永泉获得北斗奖,他创立的司南导航已经成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产业链100%自主知识产权在海外拓展的代表。作为较早踏入国际市场的卫星导航企业,该公司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40多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王永泉在25年前接触到卫星导航技术,见证了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技术的发展和格局的变化。“最开始只有GPS,核心部件和信号用的都是外国的,没有选择的余地。那时候,我们做的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和条件都很受限,在很多领域就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司南导航的出口产品从高精度模块、高精度终端到高精度系统与服务,终端的核心部件都是中国的。”

“有了北斗系统以后,北斗星座组合的轨道高度和服务精度特别适合城市场景的高精度导航与测量。中外市场的呼声是融合发展,我们几乎所有的海外客户都选择融合了几大系统协同工作的设备,这是用户和市场选择的结果。”王永泉说。

从卫星到产业应用的自主技术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王永泉说,司南导航的高精度定位模块等产品已经应用于无人机等领域,未来将深度拓展民用航空等对于高精度定位需求明显的行业,为中国及全球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球组网完成,中国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北斗智能终端等设备与新兴业态、新兴技术不断融合。中国航天人历经26年不懈努力创造出北斗系统,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也从最初的“无从选择”逐渐迈向自主的新时代。

“不投机取巧,不走捷径,坚持自主。”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杨俊这样概括创业十年历程。

“从2011年吉欧电子成立并开始向第一个客户交付RTK终端,到2020年10月底我们已经向全球发货超过3.4万台套,预计全年出货量约为4.5万台套。”徐杨俊说,吉欧电子现有员工156人,其中一半以上是研发工程人员,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超过3.4亿元。“发展建立在能力之上。我们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依托核心技术展开创新。”

毕业于武汉大学光学专业的徐杨俊刚毕业就去了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虽然赶上了行业发展的好时点,他也经历了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大规模同场竞技,“比较越多伤害越深”,痛定思痛,他决定投身国产化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终端的研发与创业。

经过五年的持续努力,全新一代基于北斗组合导航倾斜测量技术在2018年底成熟,这项技术无需校正就可以高效简单地进行测量,“让诸多不可测场景变得可测”。2020年该公司销售的4.5万台产品全部采用了这项创新技术。

在徐杨俊看来,突破创新就是把有价值的事先做深做透,再做宽做广。企业专注于自主创新,获益于自主技术,也注意到非常有必要从法律等专业层面保护好知识产权。

射频单元、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是“北斗+”的核心技术,也是传统信息产业专利积累最多、市场最活跃的领域。同时,北斗服务也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日益融合为强大的技术体系,为自动驾驶、无人农场、智慧城市、清洁能源等提供核心自主技术体系支撑。

徐杨俊说:“未来,企业将面临各行各业复杂应用场景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离不开芯片、算法核心技术突破;在迎接更高技术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好更规范地管理好关键技术。”

护生命线 提升国际话语权

北斗给全球卫星导航带来新的格局。业界权威人士表示,中国北斗企业迎来全球服务的新机会,在以创新性技术服务展现能力的同时,亟需全面提升包括技术、知识产权以及资本等领域的综合管理能力。

北斗政策法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君琳研究员说:“在全球市场中,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建立时间早、发展历程长、产品相对成熟。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相关战略,专利布局较为分散,尚未形成体系。中国北斗产业链上的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积累薄弱,一旦在国外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周期和消耗成本巨大。”

杨君琳表示,知识产权是高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非常有必要从法律层面保护好知识产权。走向国际更要学习遵守国际规则,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也是海外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的表现和竞争力。

“企业要敏锐观察和防御上下游产业链知识产权风险,及时开展知识产权预警研究与追踪,全面提升北斗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实务能力。”杨君琳说,“有关部门应注重引导企业开展全球专利布局,鼓励将北斗专利技术纳入到北斗标准中,打造北斗专利池,促进资源共享,减少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提高风险联合防御能力。”

有北斗相关企业表示,作为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在该领域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融入全球市场的进程中也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有所行动。未来,企业将同步提升自主技术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更好服务全球市场。

从技术到市场,从中国到世界,北斗这一中国自主的重大航天工程正在超乎想象地融入人类社会,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坚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积极务实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一环。中国正在持续推进北斗系统进入民航以及海事、搜救卫星、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标准,并取得积极进展。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刚刚结束的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第六次全体会上,北斗三号全球系统189项性能指标技术验证全部通过,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工作的最核心和最主要任务圆满完成,表明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为全球民航提供服务的能力得到国际认可,为全面推进北斗航空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国际移动通信组织发布首批支持北斗三号B1C信号的5G标准。今年底,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也将发布完全支持北斗三号所有公开信号的RTCM标准协议。

“从仰望星空辨识方向,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人追寻精准时空的探索,是我们不断突破边界的想象力所走出的‘北斗之路’。不论走多远,我们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北斗将永远走在‘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卫星导航服务’的路上。”冉承其说。

海尔:精准保护核心专利

□记者 张旭东 青岛报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家电领域,海尔是我国在海外布局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海外专利申请量超过1.1万件。海尔在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体系的同时,精准保护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并探索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增强专利资产变现能力,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稳定发展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工具。

全球布局高品质专利

“世界就是我们的研发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概括海尔的创新理念,海尔要链接全球资源为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依托全球十大研发中心,海尔对原创技术进行全球专利布局。在组织上,海尔建立全球创新委员会和全球专利管理委员会,实现全球协同创新,共同进行全球专利布局,并统一进行全球专利资产管理、全球专利风险管控、专利与研发对接等。

海尔集团专利标准总监王滨后介绍,截至目前,海尔全球累计申请专利5.7万余项,覆盖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发明专利3.4万余项,占比超过60%,海外专利申请1.1万余件。

在历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海尔金奖总数已达9项,高居行业首位。同时,海尔在智慧家庭、保鲜技术、分区洗涤、无线传输、磁制冷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累计形成50多项高价值专利组合,核心专利约8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300件,成为海尔巨大市场竞争力的强有力支撑。

例如,利用清洁设备分区洗涤专利组合,海尔首创双滚筒洗衣机,可在一台洗衣机内实现两个滚筒同时分区洗护,实现了洗衣机行业技术颠覆,满足用户分类洗需求,提升了洗衣机节水节能的技术水平。

海尔在双滚筒洗衣机上布局专利17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8项,其中基础专利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得益于这项专利组合,海尔双滚筒洗衣机近三年占中国高端洗衣机市场(单价万元以上)份额76.7%,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新增利润4.5亿元,并以海尔自主品牌产品进入德国、法国等国际市场。

管控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对于如何将现有知识产权进行合理运用和科学管理,海尔集团知识产权总监王建国表示,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尔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参与全球市场的核心资产,海尔将知识产权部门置于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一级组织部门并列的地位,并在企业战略目标中明确知识产权在各阶段的分解目标及推进路径。

据了解,从决策部门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海尔将知识产权视为重要管理内容。在很多经营决策,特别是海外事务中,知识产权享有一票否决权。

在消费电子类出口方面,海尔竞争对手多为海外公司,往往也是专利巨头。同时,家电领域专利联盟和专利标准众多,北美还有数量庞大的非专利实施主体(NPE),而国内该领域上游产业链不完整,核心组件几乎全部为海外供应。为此,海尔将重点放在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外部导入的知识产权风险转嫁及规避、专利成本控制等方面。

为避免在海外市场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海尔对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利进行检索和排查,并根据所检索专利的诉讼情况、是否纳入标准等进行分级分类监控。

与此同时,海尔建立了各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专利品质管控体系、内部专利侵权风险管控体系、外部导入专利风险管控体系、海外专利诉求纠纷处理体系、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火墙等,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这些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海尔还从专利保护精准性上不断优化和调整。以双滚筒洗衣机为例,专利中介机构提出近20件专利布局,包括结构、平衡控制、减震、噪音控制等,但海尔技术人员认为,这些还不足以对这项创新进行有效保护。于是,专利中介机构与海尔技术人员静下心探讨并发现,与传统洗衣机相比,双滚筒洗衣机的主要创新在于操控方法。

“唤醒”专利资产价值

众所周知,专利资产的产出及运维需要相应成本投入,申请、维持一件专利可能要花费十几万元,由此知识产权运维也被斥为“烧钱”举动,那如何“唤醒”专利价值?

海尔给出的答案是探索建立由技术、专利、标准三个协同主体和规划协同、实施协同、运营协同三个协同点构成的高效协同体系。在规划协同点,主要完成技术路线、做出专利规划和标准布局;在实施协同点,完成超前研发、模块和型号开发,形成完整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和布局,并推动相关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定;在运营协同点,即在产品上市同时,进行相关专利运营和标准运营。

以海尔拥有的电热水器防触电技术专利组合为例,海尔已向国内数十家电热水器厂商进行了专利许可,不仅获得数千万元专利许可费,而且被许可方和海尔制造销售的防电墙热水器无一出现漏电等安全事故,社会效益显著。

在冰箱保鲜技术专利组合上,海尔除布局专利外,还主导制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冰箱保鲜技术国际标准,将冰箱产品评价规则由原来的制冷温度转变为食品保鲜效果,改变了全球冰箱市场竞争格局,海尔新增收入170亿元。

目前,我国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动、规划,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8.98分,较2012年大幅提高了15.29分,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

对于未来制造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海尔集团及业内人士建议:第一,政府出台更多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加大对涉及绿色、智慧、场景、生态等高价值专利技术的培育以及海外专利布局的资助力度;第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解决企业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等困难,营造更加和谐的营商环境;加大专利运营能力培育和政策支持,推动专利运营发展,实现专利价值;第三,加强商标延伸保护,企业在商标被注册后即启动品牌宣传和使用,但此时有众多新设企业将此前企业的品牌(即商标)作为字号使用,这对此前注册此商标的企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1-01/18/c_1126992799.htm





电脑版|移动版

版权所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