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2日宣传教育处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持续走强——
“北京经验”:严保护 强运用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北京市知识产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首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北京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日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东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成效显现。5年来,北京市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集中管理、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新的成绩。
筑顶层设计 育“北京经验”
5年来,首都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关于加快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北京市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相继印发实施。在政策的指导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大幅提高,探索出一套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北京经验”。
建大保护格局 塑严保护形象
近年来,北京市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以严格保护、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同等保护为核心,积极完善行政监管、司法保护、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共服务、纠纷多元调处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构建规范管理和严格执法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效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重在全社会多角度齐抓共建,改善了在‘大保护’方面各链条作用不均衡,自律效果不明显,市场主责不到位等问题,为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理清了治理思路。”杨东起表示。
特别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建立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认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等8家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诉前委派、诉中委托、会员申请调解全覆盖。该机制被列入商务部等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向全国复制推广。
“最严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上得到落实。例如,自2021年10月至冬残奥会闭幕,北京市冬奥知识产权侵权行政立案110件,结案35件,制假售假刑事立案20件,提起公诉并审结案件3件,相关工作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冬奥组委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此外,北京市还建立市区共建、多元参与、直达基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地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1+17+N”组织管理模式。2020年,北京市首创的“五位一体”海外维权综合服务体系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
推“两区”建设 促转化运用
“两区”建设是党中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责任,也是北京推动首都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自贸区)建设为引领,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在扩大开放、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杨东起介绍,该局牵头负责“两区”建设知识产权专班工作,聚焦“两区”建设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推进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其中,成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发起北京市首个专利许可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建设、在自贸区开设专利和商标质押登记窗口等举措,促进了北京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的蓬勃开展。
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通过保险方式分散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和价值转换过程中的风险,为北京市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在内的综合性知识产权风险保障。
截至目前,相关保险已为332家企业的3366件专利成功投保;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补贴保费3800万元,提供保险保障金额达33亿元。试点以来,参加一年期保险的冠军企业有3家进行了续保,参加三年期保险的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中,有8家新选出70余件专利再次投保。
此外,北京市正在实施全国首批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海淀、朝阳开始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5G、人工智能等4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及多个行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池的运营,提高了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为“两区”建设提供知识产权动力源。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北京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的目标——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也已确立。“首都知识产权系统更当踔厉奋发,赓续前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杨东起表示。(杨柳)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