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2日宣传教育处
图为会议现场
4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获悉,2021年,北京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持续全国领先。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介绍,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持续全国领先;有效发明专利量40.5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257.9万件。2021年,北京市著作权登记量102.5万件;植物新品种申请量649件,授权量366件。在第22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金奖8项,居全国首位。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45件。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结知识产权类案件580余件,罚没款2700余万元。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检查各类实体经营单位1043家次,巡查网站3000余家次。市版权局监测发现侵权链接总计1991.4万条,受理版权纠纷调解案件1.0246万件。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种子和植物新品种权检查2291次。市公安局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262起,刑事拘留875人。北京海关查获涉嫌侵权商品3284批次,63.4万余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北京市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5954万件,审结案件7.4805万件。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结、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96件、415人,依法批准逮捕106件、164人。此外,北京市17家知识产权类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1.1040万件,调解成功4438件。全市共接收知识产权举报投诉1639件。
2021年,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党对首都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优化首都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发挥区域知识产权集群优势。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驾护航。三是多方协同,打造知识产权多元保护格局“北京样板”。四是聚焦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两区”建设。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首都知识产权影响力。
此外,潘新胜还表示,将于7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是北京市首部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性地方性法规,也是新时期打造知识产权首善之区的基础性法规。《条例》坚持开门立法,贯彻“全链条保护”的理念,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围绕“五子”联动,提出支持“两区”和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机制改革创新举措,彰显首都特色。《条例》的实施将有效推动解决知识产权长期形成的维权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举证难等问题,为高质量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提供重要法律保障。(本报记者 杨柳)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