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报:绘制国计民生蓝图 奏响知识产权乐章

2022年01月26日宣传教育处

  地方两会陆续召开,“知识产权”热词频现——

  绘制国计民生蓝图 奏响知识产权乐章

  从企业生存到产业发展,从田间地头到健康生活,一年复始,各地方两会陆续召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了知识产权领域。在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知识产权热词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知识产权被屡屡提及,有关知识产权的思考延伸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话题更加深入,涉及的范围也愈发广泛。

  聚焦国计谋创新

  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一直是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尤其是自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来,科创型企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不断被发掘。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是我们的国宝,这类高成长型企业急需得到政策扶持。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认为,这类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绝活,在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企业固定资产较少,最值钱的就是他们的知识产权。因此,李志起呼吁,落实政策精准扶持,保障高成长企业稳定发展;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降低其融资门槛。

  李志起的另一项提案是关于数字经济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如今北京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已经遍地开花,这是北京经济的亮点与特色,他希望更多的传统产业搭乘数字经济的东风,获得长足的变化和进步。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正在飞速发展,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几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在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看来,大数据是数字经济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知识产权大数据尤为重要。他认为,在科研过程中,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创新者寻找更好的研发方向,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路径,一旦这些数据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关键科研进展,因此,安全可控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对我国的创新保护意义重大。他建议,尽早将知识产权大数据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安全,对国内知识产权数据进行保护,加快建设安全可控、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同时,赵淦森提出,广东已初步构建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可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优先考虑使用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引领全国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创造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关注民生促发展

  科技创新发展需要代表委员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提出高瞻远瞩又符合发展要求的真知灼见;在民生领域,需要代表委员撸起袖子”“挽起裤脚,听取沾露珠”“冒热气的人民心声。新修改的种子法将于今年31日起开始施行,引发了代表委员对种业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

  “种子攸关饭碗,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犹如农业的芯片深耕农业科研数十年,福建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园艺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赖钟雄对种业的感情很深,长期实践调研让他发现当前种业发展尚存在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困境。他建议,要提高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尽快出台省级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相关配套实施方案,简化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申报程序,缩短审批周期。

  来自安徽农垦的安徽省人大代表石小星一直关注种业发展,在今年安徽省两会上,他带来了建设种业强省的建议。打好种业翻身仗,建设种业强省,要以创新为突破口,瞄准种业的薄弱环节谋篇布局。他建议,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侵权、伪劣种子违法行为。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仍有待完善。

  对此,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刘建林提出,应加大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他建议,不仅要从高校中发掘沉睡专利,实现企业与高校融合,促进中医药技术的成果转化,还要注重品牌打造,推动中医药的优势产区提交中药材地理标志申请,利用地理标志打造优质品牌,促进产业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完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医药外观包装设计、商业秘密等方面的保护。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独特的、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对于如何肩负起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使命,安徽、河南等地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出了建设专门的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此外,湖北省政协委员皮汉萍建议,需要做好海外专利布局,参与并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建立与认证,为中医药产品出口保驾护航。

  年初的寒意未消,地方两会上有关知识产权的热烈讨论仍在持续。期待代表委员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点滴好声音,在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上,汇聚成更响亮的乐章。(黄佾)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电脑版|移动版

版权所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