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报:专利密集聚力 创新发展攀高

2022年01月19日宣传教育处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

  专利密集聚力 创新发展攀高

  1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这些产业具备一个显著共同点——专利技术密集。

  当前,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我国推动知识产权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仍保持稳定增长,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逆势增长彰显创新韧性,顺势而促更展价值导向。专家指出,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预期性指标,纳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到2025年的中期目标及《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指标体系,将进一步发挥指标质量基础作用和价值导向,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释放知识产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创新底气化为发展韧劲

  根据《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显示,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规模达到规定的标准,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

  同其他产业相比,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创新能力更强,科技含量更高。创新能力呼应着产业的调整升级能力,丰富的技术储备同时为产业提供了比较富裕的调整变化空间,使产业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突出。谈及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任声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人才和资本的依赖度更大,对劳动要素的需求相对较小,强调全要素的均衡运用,结构更为合理,知识产权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保护更加充分,这些比较优势共同塑就了专利密集产业发展韧性大、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

  这种由创新底气激生的发展韧劲在多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印证。在全球抗疫防疫背景下,我国医药医疗产业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疫情防控需求的智慧保障方案,生产了一批创新型医疗服务产品。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冠肺炎智能CT阅片系统、新冠肺炎辅助分析软件等,赋能诊疗全流程,助力医疗保障全链条提升卫生服务水平。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药医疗产业增速加快,同比增长10.1%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同样展现了稳定的抗风险能力和贸易驱动力。商务部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显示,2020年,在传统服务及制造业相关服务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的情况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逆势保持增长。到202110月,知识产权使用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额增幅第二大的领域,专利密集型产业贡献度在知识产权使用费统计口径下占据重要份额。

  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发展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主要动力。

  专利密集更要密度够高

  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和发布工作机制已建立运行3年,各地方也在加快将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纳入地方统计指标体系的进程。十四五时期,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被纳入国家知识产权重大顶层设计指标体系,进一步强调了激励创新、增加产业专利密集度的价值导向。

  专利密集度,不单单指数量密集,更要强调密度够高、质量过硬。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定义中强调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考量的是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于综合创新水平的监测,除了关注专利密集度、规模之外,还应注重专利的质量和影响力、专利在全球市场的保护范围、专利与生产力的关系、专利转化为主营业务收入的效率等要素。任声策指出,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指标的指挥棒要定得更科学,测得更准确,用得更有节

  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爱佩仪)是一家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研发推出了全球首款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光学防抖产品。目前,爱佩仪在光学防抖领域拥有近百件核心专利,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基础发明专利。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是一个积极的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向企业释放了创新为要的信号。爱佩仪董事长洪航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在指标导向中看到更加明晰的质量导向和更加公平全面的市场竞争考量。

  立稳指标方能更加清晰地指示价值所向,更好发展基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经济。产业监测和指标设计之外,还需进一步在政策扶持、机制改革、市场优化上下功夫。任声策表示。(李杨芳)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电脑版|移动版

版权所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