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入世20年,知识产权与“世”偕行

2021年12月20日宣传教育处

  20011211日,这个北半球的冬日热火朝天——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正式生效,这个经济总量全球第六、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球4%、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二十六位的发展中国家,自此站上经济腾飞的新起点,也由此开启塑造世界经济格局的新里程。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2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升至全球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全球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作为中国入世承诺中的重要方面,知识产权在其中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让世界共同见证了中国开放的满园春光。

  言必信 行必果 书写开放鲜明标识

  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

  2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自由贸易区改革创新是中国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3年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20余个自贸试验区接连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尤其是主要任务和措施中都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相关措施,实现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有力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浦东,全国首家集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和执法于一体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形成了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践行入世关于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承诺;在厦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立了以综合监管为基础,专业监管为支撑的监管新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和文化市场领域的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高效、顺畅的执法协作,践行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承诺;江苏自贸试验区支持国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自贸试验区依法探索设立办事机构开展相关业务、北京自贸试验区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践行服务贸易市场外资准入承诺……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中国有诺必践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2110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审议了中国的贸易政策,65个成员代表给出积极评价,对中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工作、认真履行加入承诺予以充分肯定。

  入世加速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知识产权尤甚。20年来,按照入世承诺,中国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0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的地方性政策、法规19万多件,建立起了统一、透明、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适合具体国情的法律体系,为中国激励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外贸、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02161日,新修改的专利法正式施行,接轨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完善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和开放许可制度等;20194月,商标法修正案通过,进一步回应TRIPs协议;202011月,著作权法修正案通过,与TRIPs协议和有关国际条约相呼应;202011日,外商投资法实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20年间,中国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有力,展现了中国执行国际规则和履行承诺的决心。

  “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设计的各个层面均践行了入世承诺。”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副教授、首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张南告诉本报记者,例如,TRIPs协议第十八条规定商标的首次注册及每次续展的期限均不得少于七年,我国商标法(2019年第四次修正版)第三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第四十条规定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这样的设计既符合TRIPs协议的基本要求,又符合我国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立法目的。

  2021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相继印发,向世界宣告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顶层设计。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天,中国已经完全履行了入世所作出的一切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准入,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服务领域开放了近120个部门,远超入世时承诺的100个部门;关税总水平由入世前的15.3%降至7.4%,远低于9.8%的入世承诺。中国市场真正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促改革 谋发展 夯实根基经济腾飞

  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20年。

  20年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相衔接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世贸组织框架下的经贸往来联通内外市场、共享要素资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也为世界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WTO啊,机构还挺大,经过我们艰苦努力终于拿下!……不错不错,味道好极啦,用我们美国话是very good!”2000年春晚,演员冯巩和郭冬临用非遗“天津快板”的形式,以地理标志“狗不理包子”为哏,诙谐生动地描述了大众对中国入世的憧憬。

  这些当时只道是幽默的词句,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种知识产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世贸组织框架下的贸易往来创造着源源不断的流通财富。

  2020年,中国首次发布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在2018年里创造的产业增加值达10.7090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超一成,远超当时全世界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比A股所有银行市值总和还要高,甚至把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一众发达国家的GDP远远甩在后面。这一“隐形支柱”推动中国GDP再创新高,也让中国GDP全球占比不断提升。入世20年来,中国GDP全球占比从7.7%增长至18.3%2020年更是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以其自身稳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成为依托多边贸易实现经济腾飞的典型案例。

  “这其中,少不了科技创新的助力。而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关键。”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看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现在,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地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首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升至全球第一,占比从4%增长至13%,其中服务贸易从20年前的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贡献了服务贸易的约8%。入世以来,中国知识产权进口规模年均增长15%2020年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额达到378亿美元;知识产权出口已遍布全球143个经济体。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知识产权贸易经济体。一个用更好的知识创造以造福人类的中国,正在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多机遇。

  共担当 创未来 合作共赢兼济天下

  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20年。

  20年来,中国充分彰显大国担当,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向中外企业提供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正能量,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有朋自远方来,来上海看一看。2017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世界,全球经济复苏前途迷茫,“东方之约”如期而至,为世界经贸往来注入“强心针”。今年的第四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22项,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参展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来华投资充满信心。

  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居第31位,比上年提升了15位,连续两年被评选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全球10个经济体之一。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一场场以进出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疫情期间依然宾客云集,正是世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肯定。这些展会为各国搭建了与中国共享创新红利的平台,让世界看到中国同世界共创市场机遇的决心。中国不仅是世贸组织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

  不闻驼铃声声,未见帆影点点,“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在疫情下依然不断延展。截至202111月,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推动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共同建设创新之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对这条“创新之路”的期许,也是世界各国的关切。在世贸组织第八次审议中国的贸易政策时,各成员代表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相关国家贸易经济合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贸易在激活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敞开怀抱欢迎中国引领各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年来,我国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话语权不断提升。在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我国深度参与,主张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在国际条约订立上,2020428日第一个在中国缔结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对条约30个缔约方正式生效……“新形势下我国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是更好服务对外开放大局的必然选择,是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客观要求,是健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春明表示。

  时间是最有力量的语言,行动是最为生动的注脚。回首20年来,中国开放的春风,始终温暖世界。站在20年的起点眺望未来,春风里的中国,依然青春婀娜。(本报记者 孙迪 黄佾)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

电脑版|移动版

版权所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