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 [索  引  号]
  2. [发文机构]
  3. [实施日期]
  4. [成文日期]
  5. [发文字号] 〔〕
  6. [废止日期]
  7. [发布日期]
  8. [有  效  性]
  9. [联合发文单位]
  10. [主题分类]
北京晚报:知识产权展翼助北京创新腾飞

新中国成立70年,是北京知识产权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7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北京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知识产权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和服务水平,首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加快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推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项知识产权工作全国领跑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知识产权保护启动仪式

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北京市的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也在全国走在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1984年11月,北京市专利管理局成立。2000年1月,撤销北京市专利管理局,组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05年2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由副局级升格为正局级单位,18个区县也相继建立区知识产权局。2009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成为负责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协调工作和专利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2018年11月,重新组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作为市政府直属机构,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职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商标管理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整合。一次次的机构改革,为北京市知识产权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有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北京市的知识产权工作也在不断创造着一个个全国第一。1985年4月1日,航天207所的胡国华在北京提交了中国第一件专利申请;2002年7月24日,国务院批准中关村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2004年,北京市率先对外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以详实的数据公开各执法部门打击侵权违法活动的情况,向国际社会昭示本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成效;2006年6月,北京成为开通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服务热线的先行区;2007年5月14日,《北京市发明专利奖励办法》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省级政府名义发布的地方性专利奖励办法;2012年5月3日,北京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由政府倡导并出资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2016年4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中关村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2019年4月23日,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验收的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保护协作及导航运营等工作……

实现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10省市专利行政联合执法“雷霆“行动

区域执法力度不断壮大,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图为区执法人员查获仿冒产品

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创新资源和优越的创新环境,这些带动着北京市的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提升。从创造的数量看,2018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21.12万件,是1985年专利申请量的近140倍,且专利申请的结构全国最优。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1.15件,是第二名的2倍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从创造的质量看,从第一届到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北京共获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外观设计专利金奖90项,银奖和优秀奖近800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比例也排在各省市前列。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领先科技集群”报告,北京排名全球第五。《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也显示,北京市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为北京市创新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高效率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也在树立创新主体信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塑造首都良好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不断完善执法制度和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护航”、“雷霆”、“闪电”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权利人的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有100余家大中型商场被认定为“无冒充专利商场”。

自1995年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始进入展会,现场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查处冒充专利,并逐年扩大进驻展会的数量。京交会、世园会、文博会等大型展会,都有知识产权办公室入驻,为展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支持知识产权转化与人才培养

“4 .26”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组织开展徒步大会等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专利的价值实现需要高水平的运营。为加大专利技术的实施,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北京市先后建立了专利基金、专利技术推广基金、专利实施资金等,并通过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基金、组建运营公司、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多种方式,探索推动运用能力的提升。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结合北京市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好、轻资产的特点,积极推动专利质押融资工作,2018年全市的专利质押金额达到119亿元。同时,“政府引导,市场运行,机制创新,主体共赢”的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模式也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也是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基础。北京市一直在探索构建立体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经在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组建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开展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育;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部分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建设新型智库。

为了让“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深入人心,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以报纸、网络、电视、重大活动等为载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并通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集中的宣传,使社会大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组织创新大赛、评选发明之星、配发知识产权图书、举办征文活动、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学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和知识的普及,实现知识产权从娃娃抓起。

(来源:北京晚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KAiaV9-aghLLCuN7Cy5Hg


分享:
咨询电话:010-55536378
技术支持:cujinzhongxin@zscqj.beijing.gov.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承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是否继续?

放弃